来源:郑州郑飞医院妇科
一、生理性因素(常见)
• 雌激素影响:青春期、妊娠期等阶段,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,会使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向外迁移,覆盖宫颈阴道部,由于柱状上皮较薄,下方毛细血管易显露,肉眼看起来像“糜烂”。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生理变化,无需特殊治疗,雌激素水平稳定后可自行恢复。
二、病理性因素(需警惕)
• 慢性宫颈炎:长期炎症刺激会导致宫颈黏膜充血、水肿,宫颈柱状上皮增生、外翻,形成类似糜烂的表现。常伴随白带增多、发黄、有异味,或性生活后出血等症状。
• HPV感染或其他病原体感染: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引起宫颈上皮内病变,甚至宫颈癌,病变早期可能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;此外,淋病奈瑟菌、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宫颈炎症,引发类似症状。
• 不良生活习惯:如性生活过早、性伴侣过多、性生活频繁或不注意卫生,可能增加宫颈感染风险;多次人工流产、分娩等手术操作可能损伤宫颈,导致宫颈防御能力下降,易受病原体侵袭。
三、其他因素
• 卫生习惯不当:过度冲洗阴道会破坏阴道内正常菌群平衡,削弱宫颈的自净能力,可能诱发炎症。
注意事项
• 单纯的生理性宫颈糜烂无需治疗,定期进行宫颈筛查(如HPV和TCT检查)即可。
• 若伴随白带异常、接触性出血、腹痛等症状,或筛查发现异常,需及时就医,明确是否存在炎症、感染或其他病变,并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