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郑州郑飞医院妇科
一、月经周期各阶段的正常厚度
1. 增生期(月经第5-14天)
- 内膜逐渐增厚,厚度约 4-8mm。此阶段卵巢分泌雌激素,促使内膜修复和增生。
2. 分泌期(月经第15-28天)
- 受孕激素影响,内膜进一步增厚并充血,厚度约 8-12mm,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。
3. 月经期(月经第1-4天)
- 内膜脱落出血,厚度可降至 1-4mm,月经结束后逐渐进入增生期。
二、影响厚度的因素
- 年龄:青春期前内膜较薄,绝经后内膜多<5mm;育龄期女性内膜随周期波动。
- 激素水平:雌激素不足可能导致内膜薄,孕激素异常可能影响分泌期内膜转化。
- 病理因素:如子宫内膜炎、息肉、粘连或激素相关疾病(多囊卵巢综合征),可能导致内膜厚度异常。
三、异常厚度的提示
- 过薄(<5mm):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,导致不孕或流产,常见于雌激素缺乏、内膜损伤(如多次刮宫)。
- 过厚(>15mm,非孕期):需警惕子宫内膜增生、息肉或癌变,可能伴随月经紊乱、异常出血。
四、检查建议
- 若需评估内膜厚度,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-7天(增生早期)做阴道B超,此时内膜较薄,更易观察是否有病变。
- 若发现内膜厚度异常或伴随月经异常、腹痛等症状,需及时就医,结合激素检查、诊刮等明确原因。
总之,子宫内膜厚度需结合月经周期阶段判断,单一数值不能完全说明问题,具体需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评估。